1. 作文的形式完全变样,从原先的给定题目进行命题作文,改为给一篇阅读文章(650-750词),然后就这篇文章写一篇评论性文章。故而,考试时间由现在的25分钟延长为50分钟。
解读:出题方早先评价,现行的SAT作文形式,过于主观,不能准确体现考生的逻辑思辩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改革新闻发布时,出题方就坦言将可能使用评价性文章一类的写作形式。此类形式类似于GRE考试中的argument考试,也是给定一段文本,然后对文本进行评价。那么评价这段文本的什么方面呢?本次样题中特别说明,主要评价的方面是:1. 作者在论证自己论点时使用的证据好不好;2. 在组织整体论证时,论证过程是否合理、严密;3. 在完成论证目标时,采用了哪些风格上及说服法上的元素。笔者认为,这又重新回到了阅读部分里修辞题比例上升的现象,充分证明了出题方对考生的‘对文本思路的评价能力’有多么的看重。这一部分,笔者建议考生除了平时多读诸如Economist, Washington Post, News Weekly一类的议论性质较强的文章之外,还是需要找到合适的老师进行思路方面的特别训练。否则,抑或没有入手之处,抑或彻底写偏题,都是有可能的。
2. 评分标准分为3个板块来看。一看阅读文章理解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二看评价分析的点找的好不好、准不准、多不多;三看考生所用的语言质量及前后的衔接程度。
解读:这三个板块是分别判分的,每一板块是1-4分,故而满分仍旧是12分。考生的准备不能偏废,从这三点上都要拿分。按现在的SAT作文来说,对写作语言质量和前后衔接的有效性要求较高,文章所用的例子与论点的匹配性与衔接性要求较高,但客观的说,对逻辑思路的缜密性要求并不高。故而,改革后的SAT,要求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运用能力非常好,这是重中之重。
3. 作文的组织结构,从现在的样题来看,尚不明确。样题中的写作范文,是‘笔记版本’(annotated version),直接写在每个阅读篇章段落的旁边空白处。未能从说明文字中读出是否这就是作文写作的最终形式,所以也说不定会要求学生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解读:从经验来看,保持现有‘笔记版本’形式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对应阅读文章中的细节进行评价,方便考生也方便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