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和ACT区别在哪里?美国高考之间的隐形竞争
- 2014年04月28日17:06 来源:小站整理
- 参与(0) 阅读(4973)
首先,SAT在美国叫“大学申请”,不是“高考”。SAT是一个标准化考试,其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但为什么国内考生对其重视程度远远超过ACT(甚至不清楚ACT)。
因为,ACT(美国高考)是一种学科考试,它更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考虑到了对考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测试。科目分为:数学、英语、阅读、科学推理。不包分I和II。
而SAT难度更高,当然那意味着它的认可度更高,基本考试成绩是作为美国大学奖学金的标准。
因此,大部分考生只会考虑SAT考试。
另外,有数据显示,如今美国有80%左右的大学在录取时要求学生提交SAT或与之竞争的另一个标准化考试ACT成绩。美国是个多元体制,各个大学在理论上说都是各自为政。州立大学必须遵循州里的政策,但各州的制度也不同。没有统一的“高考”这么一回事。
但为什么80%的大学都要求申请者提交SAT或ACT呢?恐怕“高考”还是实际存在的。
因为,一些精英大学,如常青藤盟校和顶尖的文理学院,以及芝加哥、斯坦福、MIT、加州理工等等,会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包括SAT或ACT的成绩、高中成绩、推荐信、个人自述、作文、课外活动(包括运动成绩)、社区服务、以及其他各种业绩。
当然,许多申请者还要接受面试。电视上曾有个实况报道:最后一轮,录取委员会的成员人手一份最后锁定的学生的档案,大家逐个讨论,各自摆出赞成或反对录取的观点,然后投票。这样选出来的学生,当然更靠谱。
但是,究竟有多少学校有足够的资源这样作?以大名鼎鼎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该校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研究大学排名中列第23,非常有竞争性。但2013年秋季接到 八万多封申请信。怎么处理?如果如同上文那样一份一份评估,一份就要花几个小时。学校怎么可能雇那么多人?这么能及时完成申请材料的审读和评定?
真正的录取程序如何?各校都守口如瓶,都摆出一副严肃认真地评估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样子。但是,可行性如何?大家凭常识就能判断。所以,一些在录取办公室里有过长期工作经验的人都承认:凭分数取人往往是不得已的惯例,至少是初选的重要工具。审读SAT或ACT的成绩及高中平均成绩,只需要几秒钟。
“上线”的档案归类,进入下一轮的细致审查。没有“上线”的,其申请材料自然就遭到“就地淘汰”了。当然,什么是“上线”,初选的标准可能很宽,来自不同种族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的申请者,也有不同的“线”。这需要加上一些时间,但录取办公室必须压缩审读时间,否则到了三月还不知道录取谁为好。
所以,对于国内考生而已,提交一份优异的SAT成绩就是对自己被筛选的最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