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SAT改革、SAT依然是美国高考的标杆
- 2016年03月03日15:55 来源:小站教育作者:Kevin Jiang
- 参与(12) 阅读(10169)
随着近几年出国留学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和家长发现,长久以来我们对中国教育的诟病-考试太多,无因材施教,扼杀孩子创造力等教育问题其实远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利坚国也同样存在。尤其是中国教育长期以来被指点最多的升学考试,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身上更是体现出了一种别样的不同。
说到新SAT考试上来,新SAT改革后与老SAT对比差别很大,很多同学来问,到底是越来越难,还是越来越简单,我每次听到越来越这3个字,就很难回答。因为这是在问我趋势,不是在问我实际情况。让我如何用一个字来概括这SAT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啊,太为难小编了。我们还是说点实际的吧。
这一次新SAT的改革,CollegeBoard还是很好的体现出了自己对于SAT考试的把握是针对美国高等级教育现状的。这不仅仅只是一场考试,更是告知所有考生,这就是美国高等教育,这也是你将要面对的未来。虽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但也希望广大的考生能够明白这一张考卷CB是在用心的告诉你大学学习是怎样的。
从备考时的心里层面上来讲,考生是为了考试而去考试,还是为了自己去考试。两者之间天壤之别。
为了考试而去考试,就意味着考生是以考试为中心,那么没日没夜的只会去锻炼自己所为的应试技巧,时时刻刻关心考试难度,不断找历年考题,真题去做大量的练习。这样的考生绝大部分都会得到努力的回报,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但是却无法在大学中大放光彩。因为你的考试结束了,你对于学习的热情也就结束了。
另一部分考生为了自己而去考试,那么在他们眼里,考试只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测试,考题的难易程度是对自己知识积累的测评,如果考题难了自己不会,那在这些考生的眼里这也只是暂时的,因为从易到难是他们心中已经认定的自己学习的步骤,只是自己还没来得及触及到那么难的程度。有了这种心态以后,所谓分数只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去美国大学学习也只是换一个新的环境继续做自己。
在新SAT中最能体现CB官方希望考生是为了自己去考试的部分就是阅读部分,“以锻炼能力为目的”。在新SAT阅读部分将会考察学生的证据援引(Citing Textual Evidence)的能力,需要学生在文章中找到支持一个给定的主张或观点的证据。如果是一个有良好阅读习惯,学习习惯的考生来说在阅读文章的同时一定会去关注那些能够标明文章中心论点,中心思想的语句并且进行记录,这就为作对题目节省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在答案准确率上也有保证。但是那些只在乎应试技巧的学生在考这一类题目的时候,会更多的去运用那些技巧性的手段,去不断缩减范围,然后在进行种种筛选,做题时间过长且不论,在不理解的前提下无论最终的筛选选项剩余几个,答案都是在猜。
归根结底,SAT只是一场考试。每一次的变革都会引来所有人的阵痛,学生在适应,考官在适应,录取学校也在适应。那么这也是所有人的机遇,新的评分体系还未完善,学员的录取标准还在摸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录取分数线也许也会有上下浮动的空间。一场新的考试,带来新的题目,新的理念,所有人现在都站在起跑线上,3月5日第一场北美考试的指令枪就要打响,能不能抓住这一次变革的机会让自己在将来的大学生活中能大放异彩,作为考生的你需要时刻紧跟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