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4000-006-150  
小站教育
学生选择在小站备考:30天 523258名,今日申请841人    备考咨询 >>

SAT阅读-历史类文章到底应该怎么练(二)

2017年05月26日11:30 来源:互联网
参与(0) 阅读(5429)
摘要:宪法和女权成为最近SAT阅读考试中历史类文章的热门话题,话题属于老生常谈。但依然难倒一大片考生,所以我们有必要好好思考,历史文章究竟该怎么练才能提高。

二、对关键词的理解要与作者达成共识

曾推荐过大家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艾德勒。他提到过一个概念,叫做: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词义和单字不同。如果词义跟单字完全相同,你只需找出书中重要的单字,就能跟作者达成共识了。但是一个单字可能有很多的意义,特别是一个重要的单字。如果一个作者用了一个单字是这个意义,而读者却读成其他的意义,那这个单字就在他们之间擦身而过,他们双方没有达成共识。只要沟通之中还存有未解决的模糊地带,就表示没有达成沟通,或者顶多说还未达成最好的沟通。”

历史类文章练习方法:要认真了解cb喜欢考的历史话题,点击查看

SAT阅读-历史类文章到底应该怎么练(二)图1

回想一下我们做错题的经验:

——我以为作者是想表达...

——我把这个词看成了...

——这个词我根本没注意…

这是我最常听到的“事后共识”。

很多人向我抱怨,历史文章的作者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说大白话。其实他们没有找到英文写作中的一个共性,就是“同义替换”。一个概念,在一篇文章里,作者会变着花样表达。而这些替换的词汇和短语的用词,恰恰能够说明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的看法和立场。大家记住,历史文章更是如此。一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或立场只有一个,同义替换后的词句只是对作者中心观点的进一步阐述,我们要把这些穿马甲的词句……看穿。

“一个作者用字,泰半和一般人谈话时的用字差不多——这些字都有不同的意义,讲话的人也相信随着上下文的变化,对方可以自动就找出其不同的意义。知道这一点,有助于找出那些比较重要的字眼。然而,我们不要忘了,在每天的日常谈话中,不同的时间、地点下,同一个熟悉的字也可能变得没那么熟悉。当代作者所使用的字,大多都是今天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含义。你会懂,是因为你也活在今天。但是阅读一些过去人所写的书,要找出作者在当时时空背景下照大多数人习惯而使用的那些字眼的意思,就可能困难许多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

关于找出共通词义,我们以可汗阅读中Benjamin Franklin在谈到是否要对宪法进行最后一次修改的演讲为例:

In these sentiments, Sir, I agree to this Constitution with all its faults, if they are such; because I think a general Government necessary for us, and there is no form of Government but what may be a blessing to the people if well administered, and believe farther that this is likely to be well administered for a course of years, and can only end inDespotism, as other forms have done before it, when the people shall become so corrupted as to need despotic Government, being incapable of any other. I doubt too whether any other Convention we can obtain may be able to make a better Constitution. For when you assemble a number of men to have the advantage of their joint wisdom, you inevitably assemble with those men, all their prejudices, theirpassions, their errors of opinion, their local interests, and their selfish views.

local这个词本来是中性的,但它和prejudice, error,selfish放在一起,就变坏了。因为它所在的这句话,是用来解释上一句:为什么“你们开再多的会也捯饬不出来更好的东西”,因为你召集了一帮聪明人,让他们贡献才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吸取了他们的偏见。所以这道词汇题选的是provincial(褊狭的)。

上次讲解了宪法,今天我们再来聊聊另一个常考话题:经济。

这要从殖民地时期说起。

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时代,所谓的“日不落帝国”,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强国。英国早在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Invincible Armada), 迅速成为海上霸主,风头一时无两。航海时代,拼的是海军作战技术。而西班牙打仗的方式还停留在把对方的船用钩子钩过来,再爬到船上把人家杀死。西班牙的衰落是必然的。

Using craft that were swifter, more maneuverable, and more ably manned, they inflicted heavy damage on the cumbersome, over-laden Spanish ships. —the American Pageant

英国殖民的目的,或者说,当时欧洲各国开始向海外扩张的目的,就是要霸占更多的地盘,更多的资源。它瞄准了北美洲,有巧合也有必然性。这张图可以看到美国的自然资源是非常丰富的。Virginia, Maryland(当时合称为Chesapeake colonies)和North Carolina盛产烟草,更往南的地区则盛产大米和蓝靛。南部大面积的烟草种植开启了契约劳工(indentured servants)以及后来的奴隶制劳动力体系。而北部气候和土壤条件没有南方那么优越,经济模式主要是捕鱼(fishing and whaling)、伐木(lumbering)、造船(shipbuilding)和纺织(spinning and weaving)。也就奠定了日后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

殖民地在英国睁只眼闭只眼的管理下(salutary neglect), 发展还是不错的。直到1756-1763年,爆发了七年战争,(seven years’ war或者叫the French and Indian War),战后英国开始了对美洲殖民地的疯狂征税。至此才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于是我们在Thomas Paine写的Common Sense一书中,看到了如下一段(也曾出现于2016年10月亚太卷):

I have heard it asserted by some, that as America hath flourished under her former connection with Great Britain that the same connection is necessary towards her future happiness, and will always have the same effect…But even this is admitting more than is true, for I answer roundly, that America would have flourished as much, and probably much more, had no European power had anything to do with her. The commerce, by which she hath enriched herself, are the necessaries of life, and will always have a market while eating is the custom of Europe.

译文:我听见有些人一直这样议论:既然北美在以前同大不列颠发生联系时曾经繁荣过,那么为了它将来的幸福考虑,同样的联系也是必要的,并且还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呵呵。这就是强词夺理。我偏要说,假如当初没有一个欧洲列强照顾它的话,北美照样能够繁荣,或许还会更加兴旺发达。它赖以致富的贸易,属于生活必需品一类,只要欧洲人还有饮食的习惯,它总不会是没有市场的。

能够让美国有底气走向独立的因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英国长久以来疏松的管理而打下的经济基础占了很大一部分。

而独立后的美国,又是怎样发展经济的呢?

刚刚成立的美国并没有马上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浪,很多人,甚至包括Thomas Jefferson,都幻想着把美国建成一个农业大国,非常朴实。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可汗level 3那篇Report on Manufactures, 作者Alexander Hamilton. 这篇发表于1791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1783),作者谈到了南北方经济差异和矛盾。汉密尔顿作为北方federalist典型代表,亦是财务部长,他推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主张提高保护性关税(protective tariff),建立起贸易壁垒,保护北部新兴的制造业。同时,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又说服国会通过了一系列征税法案,最主要征税对象是南部盛产的whiskey。这在当时遭到了来自南方的巨大压力,甚至造成了南方的whiskey rebellion。

汉密尔顿是这样讲述自己此举的原因:

Particular encouragements of particular manufactures may be of a Nature to sacrifice the interests of landholders to those of manufacturers; But it is nevertheless a maxim well established by experience, and generally acknowledged, where there has been sufficient experience, that the aggregate prosperity of manufactures, and the aggregate prosperity of Agriculture are intimately connected.

南北方的利益是休戚相关的,汉密尔顿这样说。他预料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迟早会来到美国,制造业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所幸George Washington识人善任,让汉密尔顿能够施展他的财政计划。(不幸的是,这位才华横溢的国父后来死于和Aaron Burr的决斗。)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美国都算是抓住了。北部的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793年轧棉机(cotton gin)的发明和烟草贸易的衰落,让南部转型成了棉花的王国,也是令欧洲各国垂涎。在多年的western expansion中,美国的资源和财富不断积累。广袤的土地上,这些野心勃勃的征服者们赶走了印第安人和他们的水牛,在这里采矿、种田、放牧、修路,并为自己的这个举动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

Our manifest destiny is to overspread the continent allotted by PROVIDENCE for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our yearly multiplying millions. ——John L.O’Sullivan 1845

简单说,他们认为向西扩张是遵循上帝的旨意。(信念这东西,啧啧)

SAT/ACT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备考问题一键咨询提分方案
获取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

SAT阅读如何高分?文章斜体字会告诉你 【新SAT】浅谈2016年新SAT阅读材料使用技巧 21种英文修辞手法助你SAT阅读高分 新SAT语法需要哪些关键能力?以下4点要牢记 6大SAT备考策略、冲刺SAT阅读高分 【新SAT阅读】浅析新SAT中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SAT备考】如何攻克SAT阅读时间难关 【SAT备考】分享六大方法、高效完成SAT阅读
版权申明| 隐私保护|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最新资讯
© 2011-2024 ZH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3042692号-23 举报电话:4000-006-150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65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682